ylzzcom永利总站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心

Nankai Center for Behavioral Economics

经院首页
[学术会议]第一届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二)

 

本会议纪要整理自会议第一场专题研讨。

本场研讨会由ylzzcom永利总站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贺京同教授主持,来自清华大学、新华文摘杂志社、东北财经大学和ylzzcom永利总站的专家学者出席并作报告,就行为金融学与股灾风险、社会公平的实验室考察、实验方法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应用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王勇副所长首先以“互联网对投资者预期和行动的双重一致性影响”为题作了报告。该报告指出:股市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基于协调博弈视角来理解,即每名投资者仅当与对手的决策保持一致时才可获益。而当这种协调博弈是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将会在投资者之间产生级联效应,其中,互联网的信息分发机制导致投资者出现预期一致性,远程监控机制促使投资者出现行动一致性,而长尾汇聚机制又会加剧上述的二重一致性。其结果是,互联网影响下的股票市场将更易于出现剧烈波动。

随后,来自新华文摘杂志社的李朱副编审向大家介绍了新华文摘的选稿程序和选题旨趣,并希望能够看到越来越多基于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关于中国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例如如何化解股市风险、推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问题。

其后,东北财经大学实验经济学实验室主任宗计川副教授以“被迫的公平:最后通牒博弈中的预先承诺”为题作了报告。最后通牒博弈系指一种两人博弈,其中一名为提议者,另一名为回应者。首先,提议者对一定资源提出分配方案,随后由回应者决定是否接受这一方案。如果接受,双方将按此方案分配资源;如果拒绝,则双方都一无所获。显然,根据理性人假定,提议者只会分给回应者极少的资源。而大量实验结果显示,提议者一般会分出一部分资源给对方。该报告指出,如果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引入预先承诺机制,即当事人“被迫”坚守一定的公平,则可能会影响博弈的结果。基于此,该报告探讨了促使预先承诺具有可信性的机制,以及预先承诺的可信性会怎样影响博弈的结果。此外,该报告还探讨了个体愿意承担多少成本来确保预先承诺的可信性。

最后,ylzzcom永利总站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那艺博士以“实验宏观经济学:方法与实践”为题作了报告。该报告提出,尽管宏观经济学长久以来被视为一种非实验科学,但随着实验方法逐渐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主流研究方法,它也正日益发展为一种新的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手段。该报告简要回顾了实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并对实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评介,包括预期形成问题、多稳态协调问题以及对宏观政策的培育实验等。该报告最后总结认为,实验宏观经济学的意义在于可为我们提供难以直接观测的宏观经济数据;可有助于发掘一些宏观经济现象的真实成因;还可对政策预先进行“平台实验”。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我们不能草率地把低赏金激励的、针对少数受试者的小型实验室实验一般化为由众多受到高度激励的经济参与者通过互动决策而形成的宏观经济现象;另一方面,我们还需注意在小型实验室中培育出的各种宏观干预政策,必须在接受必要的调整之后,才可推广应用于更大范围的现实经济情境。

(文:ylzzcom永利总站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心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