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那艺:稳定市场预期 提振有效需求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08-26

那艺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恢复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也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关键期,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合理的宏观政策对于稳定经济、控制风险、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至为重要。在相关政策制定方面,突出一个“稳”字,要求接下来的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其中,作用于市场微观层面的稳预期政策,是宏观层面扩大有效需求、稳增长等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市场预期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在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下,有关预期形成机制的讨论一般被抽象为理性预期假说。其核心主张是,市场上的决策主体可运用所有历史可得信息,对未来市场变量形成无偏预测,且不存在系统性的预测偏误。其含义是,所有个体均能理解潜在世界的复杂结构,因此对于所有人来说,客观世界仅存在一个“事实”,而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一“事实”,于是所有人的预期在平均意义上是相同的。而当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人都持有这种理性预期时,一个竞争性的市场将总能自动收敛于有效率的均衡。这意味着当竞争市场遭受外生冲击时,参与交易的决策者将能对预期做出迅速的最优调整,从而使得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内在纠错力。因而,如果市场偏离了有效率的均衡,只能源于不完全竞争、激励机制扭曲、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然而,现实中的决策主体并非像理性预期假说设想的那样形成预期。他们并不拥有关于经济运行规律的各种知识和高超的计算能力,很难充分理解世界的复杂性,而是仅能理解世界的极小一部分。这意味着现实世界对于真实的决策者而言更接近一种难以计算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环境,而不是概率可知的风险环境,所以,决策者并不具备对未来进行无偏预测的可靠能力和依据,这意味着理性预期假说得以成立的前提过于脆弱。因而,如何绕开理性预期假说,对真实交易场景中的个人实际预期模式进行探讨,就是进一步开展预期理论研究的重点。

一般来说,一旦放弃理性预期假定,研究者立即面临的一个现实就是,不同的决策者将会使用不同的预期模式。其原因在于,真实世界中的决策者具有差异化的认知能力,即使他们面对的信息集相同,各自的解读角度、规则也会不同。于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对真实世界的预期模式及其特征进行观察、分类和总结。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提出,人们一般会采取三种模式来形成预期:其一,人们倾向于假定当前的市场结果能够充分反映市场特征,因此可作为预期的有益指导,并且对那些难以确知的信息不予理会;其二,人们会假定现有的价格和产出是在正确预期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除非有新的相关信息出现,人们无须改变对当前预期的接受;其三,如果人们发现自身的预期无效或不可依赖,那么就会假定其他社会成员更了解情况、判断更准确,于是转而服从多数人的判断规则,也即根据当时流行的社会惯例来指导预期。凯恩斯的这些颇具启发性的讨论,被近年来大量有关预期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实验所证实。这些实验表明,异质性的预期模式在人群中广泛存在,且人们会根据市场结果的反馈情况来不断试错各种模式的有效性,以此调整或变换自己的预期模式,从而提高预期的准确性。

但是,每个决策者试图提高预期准确性的努力,却未必会推动市场到达有效率的均衡。除非“各执己见”的决策者所持的预期,在平均意义上与理性预期的方向一致,市场才会向有效率的结果收敛。然而,大量实验研究显示,当决策者在实验市场上进行交易时,他们之间会展开各种层次的交互活动,很容易引发相互之间的模仿、学习与协调,进而导致他们的预期模式及所形成的预期出现趋同,也即上述凯恩斯所论的第三类预期模式会随着时间发展而占优。显然,预期趋同的方向未必一定与理性预期一致,于是,所形成的市场结果就可能系统性地偏离有效率的均衡。这暗示着在真实的经济活动中,当市场遭遇外生冲击时,往往难以对这些冲击进行完美“过滤”或“消化”,甚至会导致这些“冲击”朝着某一特定方向被强化和放大,从而使市场出现持续性偏离均衡的状态,引发经济出现过热现象,或陷入长期衰退。

从预期反馈机制看有效需求不足

以上讨论表明,市场预期及其形成机制关系到宏观经济能否平稳运行。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又与市场如何对人们的预期做出反馈有关。前文提到,宏观经济可看作一种“自体再生”的预期反馈系统,即人们根据所形成的预期来进行选择,而由选择带来的市场结果又是形成新一轮预期的依据。在此过程中,如果有人发现,他们根据自身预期做出的选择结果被市场结果所证实,也即预期可自我实现,那么他们就会对自身的预期模式愈发笃定,同时会吸引更多人模仿和学习,进而快速推动人们彼此之间协调成相似的预期。如果由此形成的新的市场预期,可被新的市场结果再次证实,那么前述过程将会循环往复下去,最后将导致市场预期在整体上趋于一致,并与真实的市场结果相互强化,这可被视为预期的正反馈机制。反之,当人们的选择导致的市场结果与先前的预期相反,预期就好像受到了“挫折”,于是人们将会对各自的预期模式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使各自所持的预期更为差异化。如果决策者发觉新的预期再次与新的市场结果相悖,那么他们对预期的调整过程将会继续,这一过程可被视为预期的逆反馈机制。

可见,预期的正反馈机制会推动人们强化彼此之间的模仿、学习和协调,从而加快预期趋同,所以也更容易形成系统性偏离理性预期的市场结果;而预期的逆反馈机制会促使人们启动自我认知进程进行反思,从而弱化预期的趋同,导致预期的差异化,所以在平均意义上更有可能与理性预期相一致,进而推动市场向有效率的均衡收敛。

结合我国当前经济面临的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我们可从预期反馈机制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加深理解。对于投资活动而言,厂商的利润预期是影响其投资决策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于消费活动而言,消费者的收入预期是其消费行为的重要依据。由于投资与消费的内在关联性,利润预期与收入预期又呈现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假设厂商的利润预期转强,投资活动将趋于活跃,于是可带来更多就业和收入,从而增强居民的收入预期,提升其消费意愿;另一方面,一旦消费意愿得以提升,扩大的消费又会使厂商获得更多利润,于是进一步增强其对未来的利润预期和对投资的意愿。在这一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投资者与消费者的预期相互影响、相互强化,于是投资与消费都得以扩大,有效需求提升,但当这种提升过程超出了有效供给能力时,经济将呈现过热现象。反之,如果投资或消费的任何一方预期转弱,都会使上述整个过程螺旋式向下,从而导致有效需求下降,如果这种下降趋势引发产能出现过剩和闲置,则意味着有效需求不足。

不难发现,此处讨论的投资者与消费者预期之间的螺旋式上升或下降的关系,与上文描述的预期的正反馈机制是类似的,很可能导致市场持续性地偏离理性预期均衡,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当这种正反馈机制导致投资者与消费者的预期出现转弱趋同时,所形成的缺乏效率的市场结果,将引发消费与投资无法良性互促,进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因而,要想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需以稳定利润预期和收入预期为前提。

优化预期反馈机制

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综上可见,市场预期作为微观主体的重要心理特征,影响着市场表现乃至宏观经济运行,而预期的形成过程又依赖于市场如何对预期做出反馈。因此,稳定市场预期可从改善和优化市场对预期的反馈机制入手。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应以“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作为稳预期的具体政策目标。据此,可从两个方面思考如何优化市场对预期的反馈机制,从而引导预期企稳,提振有效需求。

其一,在投资端改善企业的利润预期,增强投资意愿。利润一般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收益。相较而言,产品销售的风险更难以准确预估,因而更容易影响企业的利润预期。所以,改善市场对企业的利润预期反馈,可从积极扩大消费入手,通过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打破企业当前对利润预期的转弱倾向。一方面,应当“稳中求进”,在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的基础上,培育和壮大新型消费,如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提升相关产业的利润预期,从而带动此类消费场景的投资。另一方面,应当“以进促稳”,如以提高技术、环保等标准为条件,推动传统消费品类升级换代、以旧换新,从而稳定传统产业的利润预期,带动相关产业的设备更新投资。

其二,在消费端改善消费者的收入预期,增强消费意愿。这有赖于改善居民对收入风险和就业前景的判断,所以与企业的投资活动以及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因而,改善市场对消费者的收入预期反馈,打破消费者对收入预期的转弱倾向,又可从积极扩大企业投资入手,“先立后破”,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发展节能减排降碳技术,培育发展新动能。在此基础上对部分重复布局、过度竞争的产业进行清理,改善产能过剩,以此才能更好地发挥投资对扩大和优化就业的带动作用,从而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者的收入预期,增强消费意愿。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专项基金项目“基于实验宏观经济学的微观个体异质性预期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研究”(H0123710)阶段性成果)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8.6 4版

编辑:徐牧谣、李嫦娟

审核:卢彤菲、孙景宇